“过紧日子”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2-11-02 16:27:48 文章来源:江苏档案 您是第0位浏览者
为了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级机关各部门要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8月31日,省档案馆编发了一期江苏档案资政参考《“过紧日子”的历史经验》。9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政隆对文章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领悟,更加自觉地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档案馆立即下发通知,要求全馆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现编发此文,以供学习参考。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意义重大,关系着党和政府形象、关系着党心民心向背。近日,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省级机关各部门要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过紧日子”各项措施。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深挖馆藏红色档案资源,梳理革命历史时期党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的宝贵经验,供领导和有关方面参考。
所谓“过紧日子”,通俗的说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党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艰难困境,为此,曾先后大规模地开展节约运动,号召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过“紧日子”,有力地支援了革命和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党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克勤克俭、艰苦奋斗逐渐成为了党的一项优良传统。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困难重重、危机不断的艰难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实施疯狂的经济掠夺和封锁,根据地被迫脱离生产人数超出了最低供给承受限度,国民党又切断其军饷来源,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都使得党必须采取极为严格的节约政策。为此,中共中央及时发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兵简政”等指示,创造性地采取了大生产运动这样取之于己的办法。同时,要求实行节省民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约政策,“不急之务不举,不急之钱不用,且须在急务和急用上,力求合理经济”,并号召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勤俭朴素,避免铺张浪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最高领导在节约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颂佳话。当时的苏中、苏北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节约运动。据档案记载,中共淮北区党委、华中二地委等均指示,要在辖区内开展节约运动,并提出了以下三类节约办法:(一)在公有资产上,要求对分散埋藏的公物进行清查并登记。经手人所负责管理的公物,即使已调离别部门工作,仍要进行追究;对群众家中发现的无主管公物,可由各单位选派人员组织公物管理;发动群众协助查理并检举无主公物,查处的无主公物交公物管理委员会处理。(二)在公共开支上,明确规定要切实做到当用的少用,不当用的绝对不用,一票之张、一草之细,都要珍惜。借口工作需要或职务上的便利,购买个人所需要的或高资奢侈品等,一切在供给制度规定待遇以外的私人物品,一律不得报销。浪费办公纸张或将其挪作个人使用的现象,应该严格禁止。一般非有招待必要的外客,一律不加招待。开普通内部会议不加菜,总结性的会议如必要时至多加1道荤菜,统战性质的会议至多加2道荤菜,来往客人香烟概不招待。凡领吃公粮人员至其他单位吃饭一律付饭钱,不报销吃饭;调动到别地工作者,已领的差旅费到目的地仍有剩余应交公,伙食余粮一律交公。上级已规定今年夏衣的军政干部战士发2套,党政干部发1套,有旧衣可穿的可不领。冬衣不发,旧冬衣应由各单位统一规定保管办法,要保证今冬可以使用。发给工作人员的个人用具(如饭碗之类)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遗失了不再拨发。调动工作人员介绍信上要注明所领津贴待遇到何月,领过什么东西。办公用品多用代用品及廉价而经用的物品,以灯油代洋烛,毛笔代细笔,印刷品可以缩减纸张尽量缩小,不求美观,所有一切支用,要竭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进行节约,各级党委各单位还应作详细的讨论,订出更完备的办法。(三)在制度规范上,要严格遵守与执行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及收支制度等财经制度。△1944年3月15日,中共华中二地委《关于开展全分区节约运动的决定》此外,许多地方党委政府还对如何节省财政支出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如,南通县委对财务用纸,办公用墨水、纸张、灯油,脚踏车修理,购买布料和预算决算执行、财务报销等工作细节作出明确规定。阜东县(今属盐城市滨海县)政府制订六条具体节约办法:一是任何来客,除私人招待外,公家概不招待;二是实行集体吃饭;三是写信、撰稿用废纸;四是晚间每盏灯发5钱油,有要事经批准后发1两;五是杂务人员棉衣洗净交公家集体保存,干部夏衣每人少领1套(最好不领);六是节省粮食救荒。
△南通县委、阜东县政府发布的关于开展节约运动的通知、办法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仍然坚持贯彻厉行节约方针。1946年7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指示》中强调,必须作持久打算,十分节省地使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力戒浪费。为了支持长期战争,切实减轻人民负担,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各级党组织纷纷响应中央号召,相继出台了具体方案。中共中央华东局通过了精简、节约、清理资财三大方案和具体办法。在实行精简的同时,狠抓开支节约,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要求:一是降低供应标准,取消干部待遇,取消小厨房。二是减少一切非必要的开支。三是节省个人耗费。如,停止发烟及减低机关伙食;改善工作方法,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的生产质量,提倡劳动竞赛运动;动员工人及技术部门同志自愿适当降低津贴;向党员干部提倡个人节省,要求不乱用公家一文钱、一粒粮、一点东西,养成廉洁奉公的模范作风。1948年春,淮北解放区因战争和连年大水的双重重创,财政陷入极度困难。为此,中共华中七地委提出了十大方案。其中,厉行节约方案规定:凡脱离生产的党政军民人员,三、四2个月每人每日节粮2两;尽量节省开支,取消纸烟招待,晚上少点灯,降低机关伙食;注意个人节约,不准随便乱用民力。淮北各地也立即开展精简节约、抢救灾荒运动,其中泗南(今属宿迁市泗洪县)县委决定,每月从脱离生产的工作人员中,节粮8000斤用于救灾;泗阳县委决定,脱离生产人员每日节约粮食2两,并立即将节约的粮食运往灾情最严重地区进行急救;淮北专署、地委、交通局等一致决定改吃两顿饭,同时,为减少人民负担、不浪费民力,地委直属各机关均组织干部、杂务人员自己向灾区运公粮。△1948年3月1日,《新华日报》刊登华中七地委提出的十大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淮北各机关、单位还根据工作特点执行节约方案。在粮食节约方面,报社将每人每日节约粮食2两改为4两,报务员及油印员主动提出每月节约夜餐费165斤粮食,并将稿费自2月起扣一半用于救灾。在经费节约方面,专署地委着重招待费及纸张节约,严格香烟、客菜等规定;报社着重电料、印刷材料节省,严格限制手电使用、纸张损耗、誊写用具领取等。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湖北湖口的千里江防线上,发起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天堑,胜利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此时,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就成为了摆在我党面前的一道难题,建立最严格的节约制度是我党给出的应对之策。1949年8月23日,《苏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机关部队的整编节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报眼等醒目位置还刊登了宣传标语、社论文章和贯彻落实该方案的会议信息等。《方案》明确提出了整编机关队伍、节省财政开支、清理缴获资财、争取公营企业保本自给、提倡劳动生产的整编节约五项要求。在节省财政开支方面,明确了7条规定,归纳如下:(一)克服财政开支上的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现象。严格遵守既定的供给系统、供给制度和供给标准,严格审计批拨手续,不得擅自批拨制度标准以外的开支。(二)即刻恢复中央规定、全国统一的食粮标准。(三)统一调整旧人员薪给(建国前后的旧人员,主要是指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公务人员)。(四)节省水电汽油。节省水电,实行一室一灯制;四楼或三楼以下不用电梯;多余的电话即应拆除;洗衣服设水池或大桶,有井水则用井水。节省房子,对房屋按房管处规定面积使用,应出多余房子经营招租,增加财政收入。节省汽油,汽车严格按照规定配备,在城市充分利用电车、公共汽车及自行车。节省办公用品,建立公共阅报室;办事手续力求简捷,工作务须守时。(五)提倡利用旧物。发放供给品须严格执行缴旧领新制度。(六)爱惜公物。一切公物由专人、专门机关管理、登记,以防损坏,减少修理。(七)坚决反对与清除部分干部的享乐思想。《方案》出台后,华东地区开始了大规模整编节约运动,这为华东地区缓解财经困难、巩固革命胜利果实提供了坚强支撑。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使命,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坚持厉行节约,并最终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党用实际行动、丰硕成果为我们展示了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留下了落实好 “过紧日子”要求的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过紧日子”永不过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获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过紧日子”是否还有必要?厉行节约是否还有用武之地?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但我们面对的国内外局势反而更为复杂。新冠疫情频发、全球经济超出预期变化、美国等国家肆意打“台湾牌”干涉中国内政、“黑天鹅”“灰犀牛”等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多,这些都加剧了国内的财经困难。同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成为我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不能丢。因此,“过紧日子”永不过时,这是历史的经验、时代的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决定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在新时代发挥其新价值。(二)“过紧日子”核心在“民”。今天细看当时的许多措施,称得上严厉,甚至有些苛刻。如,在本就仅够充饥的口粮中抠出余粮赈灾,为节省支出不允许招待来客,棉衣用完还要自己洗净归公等等。但是,这些却是我党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为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无论哪种形式的厉行节约,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尽量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为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上,正是有了这些从一切环节上节约的严厉措施,才尽可能地杜绝了奢侈浪费的现象,确保了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始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战争荼毒下满目疮痍的国家。(三)“过紧日子”关键要“紧”。厉行节约,一方面是节省不必要开支,另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奢靡浪费。从档案记载来看,历次的节约运动都反复强调,要“克服财政开支上的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现象”,要“反对享乐思想”等。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带头“过紧日子”,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坚决压减非紧急、非必要的运行项目,把经费集中安排在保障基本运转和稳定上,努力实现机关运行保障支出明显下降。严格资产配置使用管理,从严执行配置标准,着力压减配置规模。严格工程项目管理,从严从紧审核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在建项目严格控制选材标准、强化多方案经济性比选,注重过程控制。严格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从严核定办公用房面积、从严控制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经费支出,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管理,督促能耗超过约束值单位限期整改。杜绝餐饮浪费,制订完善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制度,开展监督检查。通过保障机关运行的各项厉行节约措施的落细落实,使各级党政机关习惯于省吃俭用“过紧日子”、精打细算“过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