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资讯 >> 精彩观点

为什么我们容易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发布时间:2016-04-01 09:09:38   文章来源:    您是第0位浏览者

拔牙之后很多事情就明白了。


智齿,又称尽头牙,无大用,是退化的牙齿。但智齿长得不对,会造成频繁感染、牙疼。


我的智齿长得一点也不智慧,还很大。牙根长歪,挤到旁边的牙,缝隙中常发感染,经常牙疼、肿。医生对着X光片说,如果不拔掉,将来的后果是相邻的两颗牙全坏。


伴随着刺耳的噪音和钻心的疼痛,牙医把我的智齿用砂轮切成两半(这样才不会因为体积太大而无法拔除),然后用各种金属工具在狭窄的口腔作业。


拔牙之后,我用力的咬着止血海绵,吐着带血的唾液,一天内靠止疼药压制令人崩溃的疼痛。整整一周无法象以前一样正常吃饭。



拔牙之前,与牙医交流,他说他的患者当中很多人是另一颗牙已经坏掉没办法才拔牙,一拔就是两颗。这种情况,老了之后没牙,或者再打一颗类似钢钉的东西到牙龈里面,做出假牙,称为“种植牙”。





不及时拔牙的人,会更轻松吗?

不,他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 平均一两个月一次的感染和疼痛、肿胀,影响工作和生活;

  • 引发口腔炎症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 可能造成额外的牙齿损失(一颗以上);

  • 最终忍受更多的疼痛、损失更多金钱。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及时去拔牙?

主要是这些原因:

1、主观判断。对医学常识的缺乏,抱着侥幸心理,以为问题会自然解决,个别人甚至认为医生建议拔牙是为了忽悠患者,给医院创收;

2、缺乏勇气解决根本问题。害怕疼痛,反而忽略了只有拔牙才能彻底解决;

3、缺乏安全感。人对不熟悉的东西缺乏安全感,面对不同的方法,会本能地倾向于选择熟悉的方式,比如吃点消炎药、止疼药压下来;

4、只做紧急的事情,而不是优先做重要的事情。牙肿发作的时候,可能连续3天到一周的疼痛肿胀、无法睡眠的抓狂和崩溃,俗话说“疼起来真要命”。这时候你对他说“应该拔牙”,他肯定赞成的,但是医生告诉我们,感染的时候不能拔牙;疼痛消失后,“牙疼不是病”,又没有拔牙的紧迫感了

5、“门槛”的阻挡。拔牙造成身体和精神不适,可能需要3天到一周的休息,上班族倾向于等节假日的时间安排拔牙,时间资源也成了拔牙的一个“门槛”。




做经营何尝不是如此?



有时候忙得跟大狼狗一样,却发现事情没有什么改善。就像牙疼反复发作,消炎药、止疼药暂时缓解,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直到出现更严重的状况。


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作为创业者、管理者,怎样才能避免呢?


1、实事求是。重视实地考察调研、重视一手情况的掌握,不用想象和推测代替实际情况,对专业意见充分听取,让它制度化地进入决策流程;千万不可以因为每天忙的很苦逼,就只顾着感动自己,指望经营结果“自然产生”;



2、针对根本,做有效决策。指导决策的,应该是顾客的根本需求、时代大趋势这样的东西,比如福特时代,有效的决策是“生产普通人买得起的汽车”,而不是“训练马车跑得更快”这种浮在表面的决策。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优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经营者必须做的决策,做决策不能只考虑“轻松”,就去做一些糟糕的折中的、浮在表面的决策



3、领导者带头拓展团队的视野、赋予团队充分的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团队的学习和尝试局限于“心理舒适区”,从而限制了企业应变、创新的能力;



4、跳出系统。作为领导人要有“跳出系统”的意识和时间安排,重点去关注那些重要但是看起来不紧急的事情,避免企业走进每天救火的陷阱;


5、投入资源。为改变和战略执行提供基本的资源,如时间、人才、资金、管理资源,让战略执行有机会发生、有资源保障。小农意识是做经营的大忌。


“以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解药


以上五个方面,需要同时落地。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当然不容易了,拔颗牙都那么难对吧?